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育兒大小事。媽媽的發燒課題

新手媽媽們對寶寶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的,但又總擔心自己做不到位,以至於焦慮不已。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媽媽們最擔心的是寶寶發燒的問題,尤其對於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說,寶寶第一次發燒總是讓人手足無措。

新手媽媽們對寶寶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的,但又總擔心自己做不到位,以至於焦慮不已。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媽媽們最擔心的是寶寶發燒的問題,尤其對於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說,寶寶第一次發燒總是讓人手足無措。 除了用退燒藥的問題,寶寶發燒時,不少媽媽擔心會燒壞腦,老一輩會使用一些偏方例如用被子焗出汗;也有部分媽媽認為應該立刻去看醫生, 但一旦碰到假日診所休診,還要跑去醫院掛急診。 小猪在一歲前也很容易生病著凉而發燒, 除了生病以,通常一年內有好幾次微熱或發低燒都是因為打預防針和出牙時細菌感染引起。 特别在晚上小猪會容易發燒,一燒便燒兩至三天,令到媽媽我手忙腳亂。 我每兩三小時就要量一量體温觀察情况,及給他温水飲用來維持因為發燒而流失的水份。發燒時因為身體蒸發水份,所以要注意一下三、四小時尿片有没有正常的排尿便大概知道身體是否有足够的水份。 以下是我快當了兩年媽媽對於發燒的個人經驗處理分享。   1:怎麼定義寶寶發燒? 發燒即發熱,人體的不同部位測量到的體溫正常範圍不一樣,因此我們測量體溫時將超過37.5℃定為發熱。 正常小兒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4℃即可認為是發熱。37.5℃-38.4℃是低燒,這個時候應該盡量給寶寶選擇物理降溫。 物理的降温有用温水洗澡和貼退熱貼。 38.5-38.9度℃以上是中度發燒,高熱是39-40度的範圍,超高熱是指40度以上,這是一個大致的分界,寶寶發燒的具體情況個體有所不一樣。 但並非所有體溫升高都是發燒,如果是短暫的、短時間內有好轉的,通常不考慮為發燒。 2:怎麼發現寶寶發燒? 寶寶發燒時很難自己表達出來,更何況是低幼的小寶寶,但是會有一些徵狀表現出來。 當寶寶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比如整個人看上去呆滯,精神不好;皮膚比平時溫度高;煩躁,容易哭鬧;不想吃東西,甚至嘔吐,另外出汗多以及口渴也要注意一下,建議給寶寶測量一下體溫。 3:寶寶出現哪些症狀需要就醫? -寶寶不足三個月,體溫超過38℃; -體溫達40℃且顯得不舒服; -哭得很厲害,安撫不能起到作用時; -一直昏睡而且不容易清醒,看起來很不舒服的樣子; -有腹脹的現像或者是喉嚨痛、吞嚥困難; -出現其他並發症狀(呼吸困難、持續嘔吐、頻繁腹瀉、頭痛、疼痛、抽搐等); -連續發燒超過48個小時又或者是已經好轉,然後再度發燒; -出現排尿困難或者疼痛。  大部份的父母看到寶寶發燒時都會很緊張,其實發燒只是一個症狀,並不是一種病,而且有時候發燒是有好處的: 發燒讓父母可以查覺到寶寶的身體狀況有異常,寶寶的免疫力不比大人,所以大人可能會先有其他症狀才發燒,小孩可能是先發燒才有其他症狀。 發燒也可以扺制病菌,因為大部份致病菌適合生長的溫度是37度左右,所以跑到人體後才能好好作怪,發燒時可能會使病菌沒那麼快活,所以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 發燒會使好動寶寶安靜下來,因為生病需要休息。 所以寶寶發燒時,父母們可以先不要那麼緊張,因為發燒不全然只有壞處!   造成發燒的幾種情況 中暑 寶寶體溫調節中樞沒有大人成熟,所以比大人更容易中暑,所以平常就要多注意散熱。 脫水 脫水的症狀之一也是發燒,所以平常多喝水是重要的。 生病 有些病菌會改變大腦調節溫度的地方造成發燒,但病好了會自動調節回來。像感冒、腸胃炎、玫瑰疹……等等大毛病小毛病,都會有發燒症狀。 打預防針 打完針後三天至一星期內有機會發燒的。 對發燒的基本認識 前面提到過發燒不全然只有壞處,所以一昧只要退燒對身體也未必全是好處。 一般而言,感冒造成的發燒多半三、五天後會自然退燒,玫瑰疹會燒上一個星期甚至兩個星期,大部份的發燒都會隨著病程進展慢慢好轉,而究竟要燒幾天,要看疾病種類跟寶寶本身免疫力而定。 不要單純要退燒,因為發燒只是疾病的其中一個症狀,基本上退燒都只是症狀治療,我們應該更重視怎樣把病根找出來、怎樣把病治好,而不是一昧退燒。 造成變笨或殘疾的主因是病毒或病菌入侵腦袋造成損傷,不是發燒造成的。 老一輩的偏方把寶寶打包成粽子不能幫助退燒,反而會使體溫降不下來。 發燒時的處理方式 如果寶寶體温熱,少穿幾件衣服,手腳熱乎乎的,不需要去蓋被子,甚至可以開冷氣給他。 如果寶寶發冷了,便需要幫他穿衣服蓋被子,加強保暖。 但要有心理準備一旦寶寶發起冷起來,就自然發燒起來。 發燒前的發冷不是媽媽的錯,它是體溫要急升高前的生理反應,所以媽媽們要鎮定,不要因為其他大人三言兩語就被打擊以為自己照顧料理上不好。 讓寶寶多喝水 果汁、奶水、湯水通通可以,水份可以幫助散熱。 冲溫水凉 是一種有助及即時令體温緩和的方法。 退熱貼 使用的目的在於讓寶寶感覺舒適,雖然沒有明確的研究數據說退熱貼可以有效退燒,但貼了相對下都會有一點緩和。 讓寶寶多休息 精力旺盛的寶寶就算不去睡覺,讓他看書和玩静態遊戲,靜靜坐著玩比跑來跑去有助退燒,也幫寶寶留點體力對抗大病菌。 看醫生 高燒超過39度,或發燒有越燒越高的趨勢。 退燒藥完全沒有效用,或吃藥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原本四小時吃一次變成三小時就必需吃退燒...,或退燒藥吃完了,寶寶還在發燒。 如何吃退燒藥 如果是預防針造成的發燒,不必等到38.5度就可以先餵(健康院也會事先給退燒水做預防),通常一兩天就會退燒,有的不吃藥冲溫水澡或少穿件衣服就好了。 寶寶體溫超過39度容易熱痙攣,所以盡可能避免讓體溫超過39度及趕快看醫生。 吃藥後半小時左右會看到藥效,塞塞劑的話十幾二十分鐘就可以看到體溫降低。 退燒藥多半只是暫時退燒,抑制症狀,讓寶寶舒服一些,所以病程中藥效退又燒起來是正常的,病程進展慢慢康復,寶寶發燒的情況就會改善。所以,退燒是症狀治療,治病比退燒更重要。 餵藥方式視劑型而定,塞劑塞到寶寶屁股裏約一個指節深,塞進去後夾緊四五分鐘,讓塞劑溶解就可以了。但拉肚子的寶寶不要用塞劑。 口服藥可以用餵藥器和餵葯針筒, 寶寶吃完藥可以給一點水。   我個人做法就不會把藥加進奶內, 免得寶寶喝不完奶=喝不了所有葯。 有些寶寶很聰明,他知道你把葯加進奶裡面,以後就不喝奶了。 對於較大的寶寶,不要說吃藥是吃糖,藥就是藥,讓大一點能理解大人説話的寶寶從小知道吃藥是因為生病了,吃藥是為了讓病快點好,不是處罰也不是獎品。 飲食建議 發燒的寶寶通常胃口較差,多攝取水份會有幫助。食物的話,願意吃就吃,不願意吃也不要勉強,但盡可能讓寶寶少吃多餐。 對於年齡小於六個月的寶寶發燒,如果不願意吃奶、精神狀態差或者煩躁不安,呼吸變得比平時急促等情況,媽媽就應該謹慎些,這時應該及時尋求醫生專業幫助。 以上是個人經驗分享,祝各位寶寶身體健康!   >【看更多BB健康文章分享】< >【BB發燒點算?聽下兒科醫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