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幼兒護理 | 家居意外傷害緊急處理停看聽

小小孩隨著年齡漸長開始變得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家中這個自己的小宇宙,稍稍離開父母視線就此發生意外,兒童居家事故又以跌倒碰撞的發生率最高,除了做好家居安全保護之外,照顧者就算上緊

小小孩隨著年齡漸長開始變得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家中這個自己的小宇宙,稍稍離開父母視線就此發生意外,兒童居家事故又以跌倒碰撞的發生率最高,除了做好家居安全保護之外,照顧者就算上緊發條,再如何小心,家中仍可能潛藏著易被忽略的家居危機。所以平時就切勿忽略居家環境檢核,才能有效預防寶寶發生事故傷害。 孩子的出生從無預警的翻身開始,到學會爬、走路,意外就是發生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爸媽除了要用心營造安全的幼兒居家環境,才能把意外傷害發生機率降到最低!但是哪個小小孩沒有跌倒、碰撞的經驗呢?然而,真的發生大家都不想遇見的意外,太多缺乏經驗的父母,往往一陣驚慌失措,甚至是長輩們老愛搬出沒有醫學根據的「土法」,或根本就是「以訛傳訛」的「人家說」簡直是大錯特錯!很沈痛的寫下這篇分享文,但是大部份的人真的在照護幼兒時應該具有的衛教常識異常的弱,我集結了一些常見居家意外狀況,在網路、醫護網站上整理從發生原因,至如何預防以及發生時該如何應對處理,建議家長不妨學習一些簡單的急救方法,當然我也不希望你用的上,但萬一真的碰上,就可以針對孩子受傷的情況,給予簡單初步的緊急護理了。   狀況1 跌落/撞傷/碰撞 不同階段的寶寶,可能產生的跌撞傷也不同,自寶寶會翻身開始,會爬、會站甚至會跑的寶寶,引起傷害的區域又更加廣大,只要居家環境的設計不安全,撞傷、跌傷的指數難免直線上升。想到前幾天小兒活潑好動,一不小心碰撞到門邊,嚴重起個「大包」。老人家見到就用手大力搓揉,殊不知這樣做才是大錯特錯!  緊急照護重點: 24小時內先冰敷傷處(切忌搓揉),之後再熱敷。 1. 如果有腫塊,切勿揉搓和熱敷,因為跌撞出來的包一般是由於損傷處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循環加快而形成的腫塊,按摩和熱敷會導致血腫增大。出現腫塊後要立即採用冷敷的方法處理。冷敷可以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減輕患處的充血腫脹而且還有止疼效果,(註:請勿直接拿冰塊敷在皮膚上) 2. 如果有輕微破皮流血且伴隨腫塊,先用清水沖掉污垢和異物或用棉簽小心清理傷口,然後貼上無菌創可貼,止血後再冷敷。 3. 出現大傷口,可用無菌紗布、乾淨尿布、毛巾或你的手指用力按住傷口,防止流血。如果情況嚴重,需要一直按壓直到救護人員抵達或趕到急診室詢求協助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顱內出血,當血塊壓迫到腦組織就會造成傷害。隨出血程度的不同,患者不一定會立刻出現異常的反應,因此在受傷後72小時之內,至少每3~4小時就應該觀察一下 幼兒的活動力是否出現異常,(例如:平常會跑跳、哭鬧,卻突然變安靜。) 情緒是否異常? 胃口是否正常? 睡覺時間是否有比平常久?如有這些情況,就應該送醫   狀況2  燒燙傷  家長們除了避免讓寶寶接觸高溫的熱水與接近火源外,洗澡時的水溫也應控制在攝氏38度以下,以免寶寶嬌嫩的肌膚因過熱的洗澡水而產生發紅的現象。而隱藏在家居中最常見的意外就是被熱湯、熱開水、洗澡水燙傷。  緊急照護重點:  牢記 「沖脫泡蓋送」 五字訣 1.沖 將燒傷的部位用乾淨的流動冷水輕輕沖或浸泡20~30分鐘左右,冷水可將熱迅速散去,以降低熱對深部組織的傷害。如果疼痛持續,可延長沖浸時間。 2.脫 傷口充分浸濕後,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尤其要在傷處尚未腫脹前,小心地把戒指、手錶、皮帶、鞋子或其它緊身衣物脫除,以防止肢體腫脹後無法拔除,而造成神經壞死、截肢等無法彌補的後果。 注意: 千萬不要強行剝除任何緊黏傷處的衣物,以免弄破水泡,記得不可弄破水泡,也不要撥除鬆離的皮膚,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3.泡 浸泡冷水中10~30分鐘,並小心脫除燙傷患者的衣服。 注意: 要預防大面積燒傷傷患及小孩、老人持續浸泡在冷水中時間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發生失溫或休克的狀況。 4.蓋 使用乾淨或無菌的紗布、布條或棉質衣物類覆蓋在傷處上,並加以固定。顏面燒傷時,宜採用坐姿,將清潔無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後蓋住臉部。 5.送 在開始急救時並同時通知救護車,送至設有燒傷病房之醫院治療。   狀況3異物梗塞/誤食中毒  孩子誤食中毒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大人藥物、清潔劑,其中又以一般的感冒藥、長輩的安眠藥、高血壓藥,甚至是滅鼠藥都是最常見。 緊急照護重點: 誤食: 若寶寶當下沒有立即性的致命情形,媽咪們可先查看孩子誤食的物品,可以的話要進一步紀錄寶寶疑似服用的種類與劑量,並再將寶寶送醫後,提供給醫師作為參考。但若確認寶寶誤食的物品屬於強酸鹼類,則可立即餵食牛奶中和稀釋,切記不可施以催吐的方式,以免造成食道灼傷的情形 梗塞:若梗塞物卡在喉嚨或食道附近,可以按壓舌頭挖出或輕輕催吐,假設已掉入氣管,一歲以下寶寶抱在手上先壓胸四下後拍背四下,反覆至異物吐出來,一歲至八歲,則讓他躺在地上,跨坐在他的雙腿處雙手合併在胸骨下方往上按壓,利用壓力將異物催吐出來。八歲以上可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排出。   ★溫馨提示 最後要提醒家長,孩子玩耍時難免會意外受傷,一旦意外發生時,家長要盡可能記下受傷時的細節並保持冷靜,如果需要送醫,這些描述才可以幫助醫師判斷傷勢。 但是切勿使用坊間流傳的那些不知所謂的「急救知識」:什麼流鼻血要仰頭、卡魚刺要吞飯、燒傷抹牙膏……之類這些錯誤的「土法」,用了可是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1. 仰頭不能止鼻血 流鼻血時仰頭,從表面看是止住了,但實際上血反而會從咽後流入食道,容易引起孩子噁心嘔吐,甚至可能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正確做法:首先安撫孩子,讓孩子保持冷靜,稍稍低頭前傾,使多餘的血液從鼻孔中排出,再將雙側鼻翼緊壓,阻斷出血的鼻中隔繼續出血,過20秒後,再用冷毛巾進行冷敷。 2. 魚刺卡喉勿吞飯 魚肉鮮美又多刺,孩子吃魚時多多少少遭到過被魚刺卡喉的情況,老一輩的做法往往是讓孩子扒一大口飯再咽下,以為這樣就能將魚刺給咽下去。 真相:咽喉組織柔軟,大口吞飯會將扎在喉嚨淺表的魚刺擠壓得更深,引起局部黏膜腫脹或感染,甚至產生不可逆的嚴重後果! 正確做法:首先讓孩子張大嘴放鬆身體,用手電照射孩子的喉管,看得到魚刺就用長鑷子將其夾出來;如果卡得較深,則一定要送到醫院取出,並讓孩子含一片維生素C泡糖片,讓它慢慢融化在喉嚨裡,多少達到軟化魚刺的作用。 3. 燙傷勿抹牙膏 平時家裡最好備用燙傷藥,但老一輩的人往往會拿出牙膏來抹在傷患處,以為能起到消炎鎮靜的作用。 真相:牙膏是專為牙齒這種堅硬的鈣質而研發的,應用在皮膚表面刺激非常大,抹在受傷的皮膚上,更會加重創面損傷,引起發炎、感染,使細胞液滲出,不利於疤痕癒合。 正確做法:燙傷發生後,先快速將傷口簡單地清潔一下,再立刻用緩和、流動的冷水對準燙傷部分反覆沖刷,起到降溫、鎮靜的作用;如果燙傷面積較大連著衣服,應邊沖邊輕柔地脫出衣物,必要時將衣物剪出,不要強行剝離連著皮肉的衣物;做完以上處理後,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將孩子送往醫院診治。   ★更多育兒大小事分享請密切追蹤  :  ✭MyOscarBB FB FansPage  奧斯卡報報 Oscar's Post  ★家庭生活易#靚太Club ★MamibuyHK媽咪幫 ★ Oh!爸媽/24Parent  ★UbabyClub親子雜誌 ★ BKMilk#親子語作者 ★MyBB家FUN會員 ★媽媽經(TW)駐站作家 ★Hutchgoer旅遊網博客 ★BlogSpotHK   ★如有親子相關産品分享和活動邀請 歡迎與我聯絡: melody152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