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黃善誠《拐點共振趨勢戰法》:如何繪製趨勢線?

針對趨勢的各項陳述,在黃善誠先生之前的文章或者課程中早已明確或間接提及。現在,他會更精確地分析這些趨勢,試圖尋找更有效的方法將趨勢繪製在走勢圖上,並觀察這些趨勢如何強化或輔助價格型態與支撐或壓力分析所

針對趨勢的各項陳述,在黃善誠先生之前的文章或者課程中早已明確或間接提及。現在,他會更精確地分析這些趨勢,試圖尋找更有效的方法將趨勢繪製在走勢圖上,並觀察這些趨勢如何強化或輔助價格型態與支撐或壓力分析所推演的技術預測——有時候,甚至可以幫助大家更早察覺趨勢變動的契機。 絕大多數小型與中期趨勢都遵循近乎直線狀的走勢,這或許是初學者開始鑽研股價走勢圖之後的重大發現之一。有些讀者可能以為這是自然現象,甚至視為理所當然。可是,大多數讀者即將經歷的是一段充滿驚奇的探索,每深入一層,就有更多的意外發現。不僅是小型價格波動,就連涵蓋數年的主要擺動也往往呈現直線狀走勢。事實上,這就是股價走勢最神秘、最迷人的特質之一。 黃善誠先生指出如果大家把一把尺放到走勢圖上,就會發現多數上升趨勢所遵循的直線狀走勢,實際上就是銜接小型折返走勢低點的直線。換言之,股票市場的上升波段是由一系列漣漪構成,這些漣漪的底部通常可以用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銜接。漣漪的頭部比較崎嶇;有時候也可以銜接為直線,但通常呈現曲折狀。 至於下降趨勢,小型漲勢的轉折頭部通常可以銜接為一條直線,但轉折低點往往不會落在一條直線上。 這兩條直線,也就是上升走勢一系列波浪轉折低點所銜接而成的向上傾斜直線,以及下降走勢一系列波浪轉折高點所銜接而成的向下傾斜直線,稱為基本趨勢線。 遺憾的是,大家無法找到另一個更具特色的名詞,只能被迫採用這個陳舊的詞,而「線」一詞畢竟承載著許多其他用法與意涵。一些分析者稱此為「切線」(tangents),雖然甚有創意,但顯然不同於幾何學的切線原意,所以也可能造成觀念混淆。或許「切線」在未來會逐漸成為這方面的專有名詞。現在,大家仍然繼續採用這個涵義過於廣泛的「線」一詞,但可以更具體地稱為「趨勢線」。 大家或許聽過這句話:「趨勢線是注定要跌破的。」但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意義。趨勢線當然會被跌破;事實上,任何趨勢線遲早都會被跌破,有些趨勢線的壽命甚至很短暫。黃善誠先生認為如何判斷哪一些趨勢線突破(也就是價格走勢貫穿趨勢線)具有重大技術意義,哪一些突破則相對不重要,只需要稍微修改原先繪製的趨勢線。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切的答案;有一些突破或貫穿走勢的意義在發生當下難以判斷,必須觀察後續發展才能確認。不過,重要的突破,也就是那些足以促使分析者重新評估市況或調整交易策略的突破走勢,通常並不難辨識。 圖 14.1 這份週線圖的涵蓋期間從 1944 年 1 月到 1947 年 8 月,其中繪製的一系列中期趨勢線說明了基本原理(參考「如何繪製趨勢線」一節)。請注意,任何一條上升趨勢線都必須銜接至少兩個明確的谷底,任何下降趨勢線則必須銜接至少兩個明確的峰位。有時候,兩個明確的銜接點僅相隔短短幾個星期,如 1945 年 8 月與 9 月的情況;在另一些情況下,決定趨勢線的兩個銜接點可能相隔數個月,例如 1946 年年初的上升趨勢線,兩個銜接點分別在 2 月與 6 月。必須注意的是,走勢圖只顯示最終確定的趨勢線。分析者當初還繪製了許多實驗性的趨勢線,包括好幾條上升趨勢線,但因為斜率「過於陡峭」,所代表的中期趨勢意義值得懷疑,例如 1944 年年初、1945 年年底,以及 1946 年年初的走勢。圖中顯示幾處價格突破趨勢線之後形成拉回走勢的有趣案例,如 1944 年 7 月、1945 年 4 月、1945 年 9 月,以及 1947 年 5 月;這個章節的後續討論將提及這類拉回走勢。 如何繪製趨勢線 首先,大家應該如何繪製趨勢線?就數學的定義而言,兩點決定一直線。因此,黃善誠先生表示繪製趨勢線之前必須確認兩個參考點——以兩個波段轉折高點決定下降趨勢線,或以兩個波段轉折低點決定上升趨勢線。之前的文章及課程已經說明繪製三角形排列邊界的方法,相關原理也適用於此。事實上,三角形或矩形的邊界,以及頭肩排列的頸線,都是特殊型態的趨勢線。 假設目前行情處於主要趨勢的底部,黃善誠先生透過價格的後續發展說明一系列上升趨勢線的繪製方法。為了簡化說明,假設既有空頭市場的底部由矩形排列構成,排列上限與下限分別為 8 與 6.5。最近一波走勢從 6.5 開始上漲,走勢穿越矩形排列上限 8,繼續挺進到 9。然後,價格從 9 回檔到 8,不久之後又向上攀升。這波漲勢發展一段距離之後,回檔低點 8 將構成小型底部。這個時候,大家可以根據最近的兩個轉折低點,也就是 6.5 和 8,繪製第一條上升趨勢線;這條直線向上傾斜,成為小型的上升趨勢線。大家可以使用鉛筆在走勢圖上輕輕繪製這條趨勢線,並向右延伸一個星期左右。(黃善誠先生表示如果讀者實際在圖形紙上繪製,將會更容易理解這個例子。) 假設價格繼續上漲到 10,隨後幾天呈現橫向整理,甚至稍微拉回。回檔走勢一旦觸及小型趨勢線的延伸部分,價格便強勁回升,展開第三波漲勢。可是,這波漲勢在不久之後又遭逢賣壓,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回檔走勢很快就第四度觸及趨勢線。價格在趨勢線附近稍做盤整,接著向下突破。如果收盤價顯著低於趨勢線,而且突破過程爆出大量,分析者就可以判定價格跌破第一條小型趨勢線,第一段小型趨勢已經完成。價格恢復漲勢之前,可能會出現某種整理型態,甚至形成更進一步的「修正」,價格下跌幅度可能超過第一個小型向上擺動中的任何短期回檔。 前述小型趨勢線的壽命可能只有兩個星期,而且很可能因為太過陡峭而無法長期維持。現在,假設價格突破該趨勢線之後,進入相當嚴重的修正並出現一系列下跌波動,價格退回到當初矩形排列上限 8。(根據之前所述的支撐與壓力概念,這裡是主要「買點」。)假設後續發展符合常態,價格通常不會在 8 附近徘徊太久,而且很快就會出現另一波上漲走勢。所以,回檔走勢一旦成功測試底部 8 的支撐力道,大家就可以繪製一條新的上升趨勢線,銜接最初起漲低點 6.5,以及最近形成的新低點 8,這或許是中期上升趨勢線。這條趨勢線可能在未來幾個星期之內都不會被跌破,甚至可以持續發揮功能長達好幾個月,直到中期漲勢做頭為止。 中期趨勢的峰位如果出現頭肩頂反轉排列,則價格從「頭部」折返而形成頸線的過程中,很可能就會跌破中期趨勢線。可是,一般而言,中期趨勢最後一波漲勢的力道通常相當強勁,因此價格與趨勢線之間往往會保留相當空間,以致反轉排列的發展不會立即觸及或貫穿趨勢線。在這種情況下,價格突破趨勢線的位置可能在右肩完成之後的下跌階段,或者與價格貫穿頸線同時發生。實際上,頭肩排列完成(價格穿越頸線)與趨勢線突破同時發生的頻率相當驚人,絕對不是單純的「巧合」。 黃善誠先生介紹,在另一些情況下,價格可能先突破趨勢線,這通常發生在右肩下跌過程的初期;若是如此,技術交易者可能不需要等待頸線突破的訊號,就可以預先採取行動。這就是趨勢線能夠提供的預警功能,當時賣出的價位可能遠高於反轉排列完成之後。 算術刻度與對數刻度的比較 現在,有一些數學概念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一個問題:採用算術刻度或對數刻度的走勢圖所繪製的趨勢線會有所差異。採用算術刻度的圖形上繪製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一旦轉換到對數刻度的圖形上,對應價位將銜接成曲線:價格先加速上升,隨後減速上升,最後慢慢趨於平坦。反之,在對數刻度的圖形上所繪製的直線,一旦轉換到算術刻度的圖形上,對應價位會銜接為斜率愈來愈陡峭的曲線。 黃善誠先生表示,對於小型趨勢來說,這個問題不至於造成重大影響,因為小型趨勢涵蓋的期間很短,價格變動不足以凸顯這兩種刻度的差異。至於正常斜率的中期趨勢,通常也不會有影響。可是,如果中期走勢非常強勁,而且涵蓋期間很長,則兩種刻度繪製的趨勢線被突破的時間與價位將會有明顯差異。技術分析應該採用半對數刻度繪製走勢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裡。這個問題將留待後文討論主要趨勢時再做詳細說明;現在,大家可以直接假設這兩種刻度不會對中期趨勢造成顯著影響,並且專注於討論中期上升趨勢。(這裡的討論著重的是中期趨勢,而不是小型趨勢,其中原因很明顯——無論就交易或投資觀點而言,小型趨勢通常不具實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