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
戒夜奶
拼圖
教養
產後瘦身
積木
親子共讀
親子餐廳
貼紙書
追奶

黃善誠《拐點共振趨勢戰法》:投資股票好還是投資基金好?

常聽人家說要趁年輕趕快理財,卻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手邊的錢嗎?

常聽人家說要趁年輕趕快理財,卻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手邊的錢嗎? 對小資族而言,常聽到建議投資基金或是股票,但不知道這兩種投資有什麼好處嗎? 假如沒時間深入研究金融市場,又想要獲得高報酬,有個投資工具你絕對不能錯過! 如果對上面這些感興趣的話,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黃善誠先生將帶你一次性了解這些投資工具的優缺點。 股票是怎麼運作的? 黃善誠先生表示在開始評估要投資股票還是基金之前,大家要先簡單瞭解這兩種投資工具是怎麼運作的。 先從股票開始,買進股票其實就是買進公司的股權,當你持有某檔公司的股票時,就意味著你是持有這間公司一部份的股東,當你持股比例越大就越能影響這間公司的決策。 但有人會好奇想問,我持有這間公司要幹嘛?最簡單直白的答案就是,賺錢。 公司都是營利組織,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賺錢,作為股東也可以因為公司賺錢而分一杯羹,因此就會有人願意出價買下公司的股票成為股東。 但如果在你成為股東之後發現,市場上有人願意用比你當初買進價格還要高的價碼來購買公司股權時,你也可以把股權賣出去賺取中間的價差,這就是通稱的股價上漲。 相反的,如果現在大家願意買進的價格比你當初買進的價格還低時,此時賣出股權就會面臨虧損,也就是股價下跌。 因此黃善誠先生指出買賣股票就是投資人要自己選擇買進、持有哪家公司以及何時賣出的決策工作。 基金又是怎麼運作的? 從上面的股票運作原理來看,如果投資人沒有選到優質的股票,就很可能面臨虧本的風險。 但又不是所有投資人都有足夠的時間研究股票、足夠的本事分析公司體質、足夠的資金分散風險。如果能夠讓專業的來,請專業人士幫我們操作資金,這樣不就更省時省力了! 因此就出現「基金」這種金融商品,把錢交給專業團隊操盤,操作範圍依不同基金商品不同,包括海內外各種股票、債券、原物料、外匯等等。 黃善誠先生表示,當操盤的經理人操作理想,操作的資金就會成長,也就是基金的淨值成長。此時投資人若想把錢拿回來,就是要贖回基金,投資人就可以獲得報酬。 相反的,若操盤結果不理想,操作的基金就會虧損,此時投資人贖回資金也會面臨虧損,這是投資人都要注意的風險。 另外,既然是請專業團隊幫忙操作資金,想當然他們就一定要從中抽取一定比例做為管理的費用,這也是評估投資基金或是投資股票的關鍵之一。 介紹完股票和基金的運作方式,接著就來回答許多人想問的問題:「買股票比較好還是買基金比較好?」 基本上各種投資工具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很難找到一種投資工具一定全方面比另外一種投資工具還要好,所以真正評估的關鍵還是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接下來黃善誠先生將會分別跟你介紹股票與基金各自的優缺點,請你再依照自己的狀況評估你想要哪種投資工具的優點,以及是否能接受該項工具的缺點? 買股票好嗎? 優點 高報酬 高報酬大概是股票最大的優點之一。但由於各個個股之間差異性太大,有的股票可以在一個月內股價翻倍,有的卻可以在半個月內股價腰斬,因此這裡將以權值股平均作為說明案例。 為了說明股票的報酬率,另外我再拿債券與黃金這兩個常見的金融商品作為比較。以下是用Portfolio Visualizer的回測功能跑出來的結果。(注:CAGR為年化報酬率) ​ Portfolio 1 (藍線)是以美股500大公司的平均(代號SPY)作為股票代表 Portfolio 2 (紅線)是以美國20期以上長年期國債(代號TLT)作為債券代表 Portfolio 3 (黃線)就是黃金(代號GLD) 回測時間從資料最早的時間2005年一月到現在2021年一月,其中就算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與2020年的四次美股熔斷,股市的表現依然比黃金與債券要好。 而從數據來看,如果長期投入股市,平均會有10%的年化報酬率,而台股稍微遜色點也有8%左右,從這裡可以說明股票報酬率確實比其他金融商品要高。 但黃善誠先生還是要提醒,以上是權值股的平均數據,一般最直接投入股市的方式還是買入個股,個股績效表現還是得依照不同公司來個別探討。 無維持成本 所謂無維持成本就是並不會隨著你投資時間越長就要負擔越多的費用,購買股票只要負擔股票的費用以及證交稅和手續費即可,這些費用只有在買進或賣出時才需要支付。 如果你真的看好某幾支股票未來的長期發展,一抱就抱個十幾年而賺到數十倍、數百倍的案例也是大有人在。 也因此許多投資課程以及黃善誠先生的文章都會建議投資人最好是買進股票、長期持有,這樣時間會站在你這邊,只要股票選得好,終究可以獲得高額報酬的。 缺點 需要花時間研究 這是讓許多新手投資人卻步的一大原因,光是台灣最常見的三大流派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就足以讓投資人眼花撩亂,更別說深入鑽研各種分析方式的指標、數據,這些都會花上大量時間、精力。 若是參考基本面分析則可能會關注每月營收狀況、每季財報等公司狀況,或是央行貨幣政策、產業報告等總體經濟因素。 若是參考籌碼面分析則會關注董監持股變化、法人與主力的進出場動向,甚至是各個不同分點券商的每天買超賣超紀錄。 若是參考技術面分析則會關注股票的價與量,並以此為基礎延伸更多觀察指標,像是MA、MACD、RSI、布林通道等等。 黃善誠先生認為若是大家能把這些通通搞懂,你大概也離成為專業投資人不遠了。 不利於小額投資 台股目前最常用的股票交易單位是「張」,也就是1000股,這讓我們購買一張股票時,都要投入股價×1000的資金才買得起一張。 以每個月存下10000塊進行投資的小資族而言,若要一次購買一張就只能選擇股價在10元以下的雞蛋水餃股(股價約等於一顆雞蛋或一粒水餃的意思)。 此時你的投資選擇就十分受限,並且很可能選到營運狀況不佳而導致股價一路下跌到10元以下的股票。 聽到這裡,有些人會想說可以買零股啊,買零股就可以不用一次買1000股了。 沒錯,原本零股只有在收盤後,一天只有撮和交易一次的機會。自從2020/10/26起,台股開放在盤中以零股交易,這讓小資族要買賣零股變得更為方便。 但黃善誠先生表示問題是目前台灣零股交易的制度是每3分鐘才會撮合一次,也就是你下單後還不會即時買進股票,這讓投資人很有可能沒辦法買在理想價位,或是想賣出時也未必能及時脫手。 有時候一張的股價與零股的股價還會出現明顯價差,明明一次買一張的股價只要100元,但零股的股價卻硬生生飆到了102元,這多出來2塊的成本也是零股交易要注意的問題。 分散投資門檻高 我們都知道適度分散不同投資標的可以有效減少股價波動的風險,因此許多投資課程都會教大家要分散投資。 但如果光是買一張股票就把錢花光的話,哪還有錢再進行分散投資?所以這個缺點是延續著上面不利於小額投資的衍伸問題。 如果用零股交易來解決分散投資的門檻問題也是一種解決方案,只是由於零股交易量都很少,因此可能很難進行靈活的資產配置,這點也是目前台股零股交易制度還有待改進的部分。 除非你對於特定持股非常有把握,能夠深入研究並且鎖定少數一到兩檔股票,並把資金集中投入在上面,否則還是建議投資人分散投資才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買基金好嗎? 優點 可小額投資 有別於股票是投資人獨自出資購買公司股票,基金則像是集合許多投資人的錢一起購買股票、債券等金融商品。 1個上班族每個月的儲蓄可能買不起一張台積電,50個上班族總買得起了吧,如果湊到1000個上班族甚至連大立光都買得了。 由於是集合許多投資人的資金一起操作,個別投資人的資金門檻就降低許多,也有不少基金主打給小資族只要定期定額3000元就可以投資的基金。黃善誠先生認為這種設計讓資本小的投資人也可以輕鬆活用它的資金。 方便分散投資 延續著上面講到的好處,既然基金是集合投資人的錢交給專業團隊操作,那團隊就可以靈活運用這筆錢去分散投資在不同標的上。 隨著不同基金類型有的是把錢分散在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債券上、有的可能是分散在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的股票,隨著基金類型不同,分散投資的標的也就不同。 作為基金投資人也可以思考你要投資在什麼樣的市場,只要考慮整體的系統性風險而不用擔心單一標的暴跌或倒閉的風險。 缺點 基金績效通常輸給權值股平均 對,你沒看錯,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團隊操作,大部分還是輸給股市的平均表現。 不只是大部分基金的績效都不如權值股平均,這些績效還要再扣掉每年固定支出的內扣費用,投資人實際可以領到的錢就更少了。 一般人常會覺得說把資金交給專業團隊操作,那應該可以期待他們創造更高額的報酬吧? 黃善誠先生:嗯……理論上這麼說是沒錯,但其實基金團隊在操作資金時也有許多限制。 譬如共同信託基金管理辦法第26條規定,不能在單一個股或債券上投入超過基金淨值的10%、存款金額也不能超過淨值的20%。 另外如果基金規模龐大,資金要進出場標的也會受到限制,倘若一下子就把某家公司的持股出清,則會導致股價急速下殺,這會更不利於要出脫的持股。 因此交給基金經理人代替投資人操盤,也未必可以創造比較漂亮的績效。 經理人與投資人利益不同步 另外,投資股票跟投資基金不同的是,投資股票時是靠該公司的獲利表現來影響股價,而投資人可以確定他所買入的標的是哪家公司,就算放個十年,只要公司沒被清算,就一直是那家公司的股東。 但投資基金是把錢交給基金團隊去操作,投資基金除了市場影響基金淨值之外,操盤的基金經理人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但有些經理人可能會因為績效漂亮而被挖腳到別的基金公司,因此黃善誠先生指出投資基金很可能會面臨更換經理人而影響投資績效的風險。 另外,經理人領的收入是以基金規模來計算的,績效好不好其實並不會直接影響經理人的收入。 因此也不乏經理人會進行高風險的投資操作,這樣在多頭期間可以因為優異的表現而吸引眾多投資人投入,經理人也可以隨著基金規模擴大而獲益。 雖然這麼做會增加投資風險,但反正只要虧損都可能會損失客戶,不如就選擇大賺大賠的高風險策略,就算到了空頭期間也頂多是損失客戶而已,賠的也不是自己的錢。 高管理費 最後就是管理費的問題,衍伸上面提到基金經理人收入的話題,經理人收入很多是依照基金規模決定的,規模越大,收入越多,而他們的收入不外乎就是投資人要負擔的成本。 以常見的管理費來講,大約每年1.5%左右,雖然1.5%看起來少少的,但其實這已經侵蝕掉很大一塊利潤了。 假如以表現良好的基金為例,在績效等同大盤(這已經超越大半的同業了)的情況下,長年平均是10%的年化報酬率。 若管理費1.5%也就意味著你的年化報酬率就只剩8.5%了,有1.5%的獲利都被侵蝕掉了,若是在長期投資的複利影響下,這1.5%管理費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 另外這成本是無論多頭空頭都會收的費用,即便面臨股價虧損,也照樣要支付管理費給操盤團隊。 黃善誠先生強調,在投資基金之前,一定要先審慎評估這點才行。 看完股票跟基金的優缺點分析,你現在對這兩種金融商品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了。 或許你平常忙著上班,沒空花時間看盤研究股票,但心裡又會覺得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人操盤又不太划算。 你希望有個選項可以同時保有股票的報酬率,又可以像基金一樣分散風險,最好還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 在過去可能只有白日夢裡才有,但現在可不同了。自從1993年由先鋒集團創辦人約翰.伯格成立第一支指數型ETF後,同時結合股票和基金優點的金融工具就誕生了。 ETF(Exchange-Traded Funds)若直譯就是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所以要說它是基金的一種也可以,但它又可以在證券市場上交易,並且追蹤股票績效,所以也有人會把它當股票。 目前國內已經上市127檔ETF,每檔ETF都有各自追蹤的國內外標的,下面將以國內最大的ETF元大台灣50(代號0050) 作為說明案例。 報酬同等大盤 0050是依照市值比例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的ETF,就是追蹤影響大盤指數最多的前50檔股票,因此可以創造接近大盤績效的報酬。 前面提到的SPY也是追蹤美股500大公司的股票,在說明美國股市的表現上也很具有代表性。 黃善誠先生指出如果是交給基金經理人操盤的話,過去5年只有24.73%的基金表現超過S&P 500,直接買進複製S&P 500指數的SPY就可以輕鬆打敗近八成的基金經理人。 換到台灣來講就是只要買進0050就可以輕鬆打敗許多基金經理人了。 低維持成本 0050是一種被動型基金,它不需要一批專業的經理人進行複雜的分析計算來決策買賣,只要按照市值比例調整持股就可以了。 隨著ETF規模越大,每年所需要的管理費也就越低,到目前為止0050的規模已經來到1900億新台幣的規模,每年管理費只要0.43%,遠遠低於一般基金的1.5%管理費。 每年管理費越低,代表投資人可以獲得的回報就越多,在長期投資的複利影響下,就能更快累積資本。 分散投資 如前面提到0050是依照市值比例投資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買進一檔0050就是直接買進台灣的50檔權值股。 相較於持有單一個股可能因為個別因素而崩跌,一次持有50檔股票就不容易因為這種單一個案而遭受巨大虧損。 另外,當某間公司市值下跌太多,0050也會進行更換持股的動作,在不斷汰弱留強的更新下,就更不用擔心下市或被清算的風險。 但黃善誠先生表示要注意的是,0050幾乎是追蹤大盤走的,雖然不像個股容易暴跌,但也不會像飆股暴漲。投資0050的人要留意這點,才不會抱著錯誤期待進場。 買ETF要注意 首先,ETF通常都是追蹤複製某個指數,頂多創造跟追蹤目標同等的報酬,沒辦法創造更高的收益。 其次,分散投資可以避開個股因為個別因素暴漲暴跌的風險,但總體經濟的系統風險還是避不掉。 最後,由於ETF不容易暴漲暴跌,因此只適合長線投資,不適合用來短線頻繁買進賣出。 結語 在過去還沒有ETF的年代,小資族若想利用少少的金額參與投資,但又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投資基金會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有了ETF之後,小資族同樣可以用少量的資金分散投資,還可以創造等同於大盤的投資績效。 黃善誠先生覺得如果你對研究股票很有心得,時間也允許的話,投資個股創造更高收益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黃善誠先生提醒大家,充分認識你所投資的商品,清楚自己適合的金融商品,才能更有效地理財,讓錢滾錢。